?終端機鈑金(多為冷軋鋼板、鍍鋅鋼板或不銹鋼)的焊接表面質量直接影響終端機的外觀(如機柜、操作面板)和防腐性能,需從焊接前預處理、焊接工藝選擇、參數控制、焊后處理四個核心環節規避缺陷(如焊瘤、變形、氧化、劃痕)。以下是
終端機鈑金加工的具體操作要點:
?

一、焊接前:預處理消除 “表面干擾源”
終端機鈑金(尤其是外露面)對表面平整度、潔凈度要求高,預處理需重點解決 “雜質殘留” 和 “工件精度缺陷”。
1. 表面清潔:避免焊接時產生雜質缺陷
去除油污 / 銹蝕:
用中性清洗劑(如酒精、白電油) 擦拭工件表面,重點清潔焊接區域及周邊 50mm 范圍(油污燃燒會產生氣孔,還會導致焊后表面發黑);
若鈑金有輕微銹蝕(如冷軋板存放受潮),用 800 目砂紙輕磨除銹,再用壓縮空氣吹凈粉塵(避免銹跡進入熔池形成夾渣)。
避免表面劃傷:
預處理時戴無塵手套(防止指紋污染),工件堆疊需墊珍珠棉或膠皮(避免摩擦產生劃痕,尤其是鍍鋅板、拉絲面鈑金);
若鈑金有預制涂層(如噴塑、陽極氧化),需用耐高溫膠帶遮蓋非焊接區域(防止焊接飛濺灼傷涂層)。
2. 工件精度:保證接縫均勻,減少焊接 “被迫缺陷”
接縫間隙控制:終端機鈑金多為薄板(0.8-3mm),接縫間隙需≤0.3mm(間隙過大會導致焊瘤、填充過多),可用塞尺檢查,超差部位先通過鈑金矯正(如用壓鉗微調)或打磨修整;
邊緣平整度:激光切割或沖壓后的工件邊緣若有毛刺(>0.1mm),需用銼刀或砂帶機修邊(毛刺會導致焊接時電流 / 熱量分布不均,產生局部燒穿)。
二、焊接工藝:選對方法,從源頭減少表面損傷
終端機鈑金焊接需兼顧 “強度” 和 “外觀”,優先選擇對表面破壞小的焊接工藝,避免盲目使用傳統方法。
優先推薦:外露表面用激光焊接(熱輸入小、無飛濺、焊縫窄)或氬弧焊接(加焊絲)(焊縫平整,易修整);隱藏部位(如內部支架)可用電阻點焊(效率高,表面僅留小壓痕)。
避坑:絕對避免在終端機正面外露面使用 CO?焊(飛濺多,焊后打磨工作量大,易留痕跡)。
三、焊接過程:參數 + 操作控制,減少表面缺陷
即使工藝選對,參數或操作不當仍會導致表面氧化、變形、焊瘤等問題。
1. 核心參數:控制 “熱輸入” 和 “飛濺”
激光焊接(薄板):
功率:0.8mm 板選 500-800W(功率過高會燒穿,表面出現凹坑;功率過低易虛焊,需補焊導致表面不平整);
焊接速度:1-2m/min(速度過慢會導致熱影響區擴大,鈑金變形;過快易出現未熔合);
保護氣體:用純氬氣(流量 8-15L/min),噴嘴距工件距離≤10mm(保證氣體有效覆蓋,防止熔池氧化發黑)。
氬弧焊接(外露焊縫):
電流:1mm 板選 60-80A(電流過大易產生焊瘤、燒穿;過小易粘絲);
電弧長度:保持 1-2mm(過長會導致飛濺增多,表面留雜質;過短易粘鎢極,污染焊縫);
焊絲:用與母材匹配的焊絲(如冷軋板用 ER50-6),送絲均勻(避免焊絲堆積形成焊瘤)。
電阻點焊:
電極壓力:壓力不足會導致焊點凹陷;壓力過大易壓傷表面(需根據板厚調試,0.8mm 板壓力約 2-3bar);
通電時間:避免過長(防止焊點周邊氧化變色)。
2. 操作規范:避免人為導致的表面損傷
焊接路徑:外露焊縫需走直線(可用工裝定位導軌輔助),避免手動操作時 “手抖” 導致焊縫歪斜(影響外觀);
飛濺防護:非焊接區域用耐高溫擋板(如銅片)遮擋(尤其是鍍鋅板,飛濺會破壞鋅層,導致局部銹蝕);
工件固定:用專用工裝夾具(帶橡膠墊)夾緊,避免焊接時工件晃動(導致焊縫偏移),同時防止夾具劃傷表面(橡膠墊厚度≥3mm)。
四、焊后處理:修復缺陷,提升表面完整性
即使焊接過程控制嚴格,仍可能存在輕微焊痕、氧化色,需通過焊后處理優化。
1. 缺陷修復:針對性處理
焊瘤 / 凸起:用角磨機(裝百葉輪)輕磨(避免磨穿母材),再用砂紙(從 240 目到 800 目)逐級拋光(露出金屬本色即可,過度打磨會導致表面不平整);
氧化變色(發黑 / 發黃):
不銹鋼鈑金:用不銹鋼專用酸洗膏擦拭(去除氧化層),再用清水沖洗;
冷軋板 / 鍍鋅板:用細砂紙(600 目)輕磨后,噴涂防銹底漆(防止氧化部位銹蝕);
變形矯正:若焊接后出現輕微翹曲(如薄板),用橡膠錘輕敲矯正(避免用鐵錘直接敲擊,導致表面凹陷),嚴重變形需用校平機處理。
2. 清潔與防護:避免二次損傷
焊后用壓縮空氣吹凈表面粉塵,再用干凈抹布蘸酒精擦拭(去除殘留打磨碎屑);
若后續需噴漆,焊后需檢查表面是否有針孔(用放大鏡觀察),有針孔需用原子灰填補后再打磨(否則噴漆后會顯影);
暫不進行后續加工的工件,需噴涂防銹油(冷軋板)或保護膜(鍍鋅板),防止存放時生銹或沾染污漬。
五、關鍵避坑總結
別忽視 “非焊接區域” 保護:焊接時飛濺、高溫不僅損傷焊縫,還會破壞周邊表面(尤其是終端機的操作面板、logo 區域),必須提前遮擋;
拒絕 “過度焊接”:終端機鈑金多為裝飾 + 輕承重,無需追求 “大焊縫”,焊縫寬度控制在 0.5-2mm(過寬會增加打磨難度,影響外觀);
小批量試焊先行:新工件焊接前,先做 1-2 件試焊,檢查表面缺陷后調整參數(如激光功率、氬弧電流),再批量生產(避免批量報廢)。